2013年2月21日 星期四

吊鐘... 搖曳 春風中...



這幾年才有機會相識的新春花兒: 吊鐘...

您看... 像春風中搖曳生姿的鈴兒嗎 ?

***
話說: 吊鐘花開在農曆新年前後, 故...

又稱
Chinese New Year Flower !
原來, 曾經是年宵花市的寵兒呢 !
***


屈大均在《廣東新語》上說:
  
吊鐘花出鼎湖山。此花並木折下,能耐久,

臘盡多賣於街,土人市以度歲,取其置瓶中不萎也。
***
以吊鐘為年花的習俗, 原來始於清代中葉,

取其「金鐘一響,黃金萬兩」的吉兆.

而花兒生於枝頂上, 也寓意高中科舉...


********************

Have a Nice Day !

**********
**





2013年2月20日 星期三

鶴佬的擂鹹茶Lui Kam Dea...



原來, 除了客家之外, 鶴佬 也有擂茶呢 !

**

這是... 鶴佬的擂鹹茶...

鶴佬話的英文拼音是: Lui Kam Dea...
又叫油麻茶(鄉音:搖麻爹), 油麻=芝麻, 爹=tea.
據說, 喝鹹的茶, 是因為村民下田工作後要補充鹽分.

***


蛇年新春期間, 有幸得嘗 鶴佬特色食品...

除了擂鹹茶之外, 還有這個... 鶴佬面餃 !

***



飯後果... 是這個 Natural sour 的[雀梨]...

鶴佬人用鹽醃漬, 果子清香, 自然酸爽...

**

香港是個多元文化城市, 食物也...

百花齊放... 想起來, 真的很幸
福啊 !

********************

Have a Nice Day !

**********
**




海豐鶴佬人的家鄉食品:

冬至餃:

如冬至會吃餃子叫冬節餃, 是用糯米粉做的.
正月初十至十五 (每個鄉村不同日期)會吃用七種蔬菜加肉,蝦仁等炒成後加淡茶吃的菜茶.

擂咸茶:

 "擂鹹茶"(鶴佬話的英文拼音:Lui Kam Dea).
閒時又有一種鹹茶, 又是最普通用來招呼客人的茶.
是把茶葉磨碎, 加鹽沖茶, 加花生, 炒米和芝麻一起喝的.
喝鹹的茶是因為在鄉村的人落田工作後要補充鹽分.

炒菜茶:


清明薄餅:

鶴佬人清明節也吃薄餅, 類似福建薄餅, 又稱潤餅或春餅.

千層榚:

有蝦米有肉~白色糕 有幾層厚嘅~
係用粘米粉開水,先下粉槳蒸熟一層才在上面加蝦米/肉/等等,
跟著下粉槳蒸第2層好似第一層咁做,你喜歡幾層都可以,我吃個拾幾層既,

鶴佬打魚旦:

鮫魚, 豬肉加乾的大地魚(弄碎的), 打至起膠.

鶴佬傳統食品系列 :鹹茶(擂芝麻茶)
鶴佬傳統食品系列 :清明節吃薄餅


其他族群的特色食品

客家擂茶:  http://www.letea.com.tw/index1.htm

柔中微有嚼勁的 順德 魚皮餃皮當然不是魚皮、而是魚漿與澄粉製成,與 福建 燕餃略有些異曲同工。

杜亦有道:冷佬和鶴佬

潮汕人在香港老一輩人家口中分為「冷佬」和「鶴佬」,寫起來有大篇文章,一般而言,屬潮州、揭陽、潮安、汕頭 一帶之「正宗潮州人」被通稱「冷佬」,「冷」唸ROUND高半度聲的「冷」音,近似粵人稱「冷衫」毛「冷」之「冷」,而汕尾、海豐、陸豐、澄海一帶近閩南 地域者,則被稱為「鶴佬」,但切勿以為是鶴山縣之「鶴」,而是近「學習」的「學」音。
 同是潮汕語系人,已分「冷佬」和「鶴佬」,「冷佬」之由來是潮州人唸「人」為「冷」,「冷佬」按字義而言是「人佬」,意思重複了,皆因潮語說「人」為「冷」,就被廣府人叫為「冷佬」。
 而「鶴佬」則因為他們和福建南部語系相通,在穗港一帶海陸豐人和福建人來往者多,就被本地人通稱「福佬」,但潮閩語系沒有F音,姓馮的被叫姓「洪」,「福佬」唸成「鶴佬」,於是就有「鶴佬」此稱之誕生,因此「鶴佬」也是潮汕人之一,和鶴山之「鶴」無關。
 至於香港市井間對去吃街檔潮州小菜和吃潮州粥稱為「打冷」,則和「打潮州人」完全無涉,「打」者是「進行式」,和「打主意」、「打番份數」,乘計程車為「打的」差不多,吃潮州東西就被叫作「打冷」了。
 香港父老另有一說法,謂早年之潮食大牌檔多在灣仔春園街、柯布連道等一帶交通暢流點,晚上坐車出街 尋吃的人,在此一帶路上打了幾個轉Round,打鰦幾個「冷」都仍只是見潮食檔口,那就只有坐下吃碗「潮州妹」(稀飯「糜」之音)和點幾味鹹菜魚、鹵墨 魚、豬大腸等平民小菜果腹,於是後來就把吃潮州小食稱為「打冷」。此時之「冷」是兜個圈之Round「冷」,而不是潮州冷「人」之「冷」了。




蛋家與鶴佬人的分別:

蛋家人和鶴佬人不同,蛋家是世居水上的漁民,而鶴佬人是另一族群,當中亦有漁民,居於船上,成為水上人。

鶴 佬人(Hō-l),又稱河洛人、福佬人、閩南人、台灣人等,是現在通稱的「台灣四大族群」裡面人數最多(佔84%)的一個族群。鶴佬人,是近四百年來由中 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省移居到台灣之移民的後代,,主要分成漳州人和泉州人兩大支,屬漢族,一說以漢化的百越民族為主,另一說則以逐年南遷的漢人為主。
 蛋家(正體字為蜑,標準漢語為dn;亦作蛋家、艇家、水上人等)是廣東、廣西和福建一帶一 種以船為家的漁民。屬於漢族,但不屬於漢族中的廣府民系,而是一支特有的、瀕臨消失的民系。由於常年生活在遊船上,他們的腳同生活在陸地上的人略有差別, 因此在福建也被稱作“曲蹄”。廣東疍家人的母語為漢語粵方言蛋家話,語音與粵語廣州話很近似,但有一些專有的詞彙。
蛋 家(正體字為蜑,標準漢語為dn),亦稱艇家、水上人。蛋家是廣東、廣西和福建一帶一種以船為家的漁民。由於常年生活在遊船上,他們的腳同生活在陸地上的 人略有差別,因此在福建也被稱作“曲蹄”。廣東蛋家人的母語為漢語粵方言蛋家話,語音與粵語廣州話很近似,但有一些專有的詞彙。
蛋家的起源已無可考,有人認為是先於廣府、客家、四邑等珠三角漢族民系到達珠三角的早期南方漢族人,也有人認為是古越族或古黎族等南方水上民族被陸上北方移民排斥,多年來形成的一種獨特民體。
另 一傳說﹕蛋家人的始祖是盧亭(又稱為盧餘),是傳說中的一種半人半魚的生物,為中國東晉年間地方民變首領盧循之後,居於香港大奚山上(大奚山即今大嶼山和 香港島等島嶼的合稱),盧亭一族,本來與中原的漢人並無紛爭。及後南宋朝廷以盧亭一族未得其許可販賣私鹽為由,在宋甯宗慶元年間出兵大奚山,對島民進行大 屠殺,盧亭一族幾乎被殲滅,倖存者為今日蛋家人的始祖。
隨著漁業的進步,現在蛋家人都已上岸定居,結束了居無定所的生活。
資料來自﹕